
两名驻村工作队员在查看非洲菊长势。(全媒体记者 白杨 摄)
村容日日好 产业步步高
——记全省首批“乡村振兴村级实践交流基地”银田村
连日来,韶山市银田镇银田村特色产业基地的连片设施大棚里人来人往,忙碌不已——男工打理非洲菊,女工培育野山茶;左边播种淫羊藿,右边采收玫瑰花。虽然时令已入仲冬,这里却给人一种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的感受。
今年,银田村与一家花卉产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主要栽培玫瑰花和非洲菊,总面积有20亩左右,产销两旺。同时,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引进了一家中药材产销企业,目前正在利用轮作腾园的部分食用菌大棚播种淫羊藿,培育约5万株种苗;在500米开外的一片旱土上,开辟20多亩淫羊藿种植基地,作为村集体新的经济增长点。村“两委”计划从明年起,除村集体的这片淫羊藿生产基地外,还将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由村集体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统一回收淫羊藿鲜草,农户分散种植管理,开发利用房前屋后空坪隙地、旱土等,打造“两业”(就业、产业)增收、三方共赢新高地。
近年来,银田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目标,不断完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大力整治人居环境,全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付费制等覆盖率均达100%,村组干部和党员自发成立的生态文明建设突击队,经常开展渠道清理、义务植树、文明劝导等公益活动。探索实施的“1410+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着力汇民智、聚民力。其中,“1”是以村党委为核心,“4”是通过村党员大会、村民议事会、村务联席会、村民代表大会等会商形式,“10”是实行民主决策、党员管理等10项制度,汇聚党员、村民智慧,力求村级决策贴合实际、准确高效。同时,结合“湘妹子能量家园”平台,以“积分兑奖”的形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践行村级决策,形成“党员干部主动回应群众关注、关心、关切之事,村民群众积极参与村级重大事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实现乘数效应”的良好态势,村容村貌持续向好。
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南绱逭裥?0字方针引领下,银田村通过盘活土地、资产入股、招商引资、联营共建等多种渠道,努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目前,村域内有粮食产业园、行知研学基地、李家冲美丽屋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扶贫产业基地、宏发苗木基地等。以点串线,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乡村振兴实践交流线路。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考察、研学、乡村振兴实践交流的游客500批次左右,达6万余人次。
近年来,银田村紧紧围绕“产业兴村、项目富村、善治强村”的发展思路,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延伸产业链。2018年成立的村集体企业与湖南农业大学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集中流转550亩土地,大力发展富硒灵芝、香菇、水稻等系列特色农业产业,效益节节攀升;探索推行“乡村旅游+现代农业”运营模式,提供香菇采摘、菌棒制作体验等项目,让游客在田园风光中尽享自然之美,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目前,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已达138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超过3.5万元。今年,全村脱贫户、监测户共计75户233人,共计领到产业分红款67.6万元,这是他们连续第五年从村集体产业基地领到分红金。
产业振兴强根基,环境优美添光彩。近年来,银田村先后荣获全国环境卫生整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诸多荣誉称号或授牌。近日,全省首批22个村被评为“乡村振兴村级实践交流基地”,银田村又位列其中。该村党委书记、村主任郭芳表示,全村上下将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好时机,充分利用驻村工作队的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优势,狠抓乡村治理、乡村建设,通过农文旅融合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全媒体记者 黄武平 通讯员 李鹏 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