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杭崾亟逃跣?,书写不凡篇章
来源:湘潭在线编辑:周 莹时间:2025-04-17
全媒体记者 欧阳天
“在这句英文里,关系代词‘which’就像一座桥梁,把从句和主句衔接在一起,这就是‘形合’在定语从句中的巧妙运用……”4月11日,湘机中学英语课堂上,该校副校长、英语教师黄健正专注地为学生们上课。
黄健是湘潭市骨干教师、湘潭市第四届中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湘潭市英语核心研究小组成员、湘潭市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获湘潭市基础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及市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等荣誉,他的教学设计曾获国家级二等奖,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国家级荣誉。
从教26年来,他始终扎根教学一线。教学上,他用专业知识与满腔热忱,为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照亮求知的道路;教研上,他秉持钻研精神,深入探索教学难题,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为教学实践注入新的活力;管理上,他凭借创新的思维和优秀的领导力,主导多项改革举措,推动学校在基础管理和特色发展等方面不断突破。
以爱育人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2001年,黄健从湘潭县景泉中学调入湘潭县第七中学。刚踏入新单位,他便接到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接手一个全校闻名的“问题班级”。这个班纪律涣散,教学秩序混乱,有的学生调皮捣蛋,甚至与社会不良人员混在一起。
对于这样的班级,传统的打压、批评和惩罚等方式作用不大,黄健决定从交心入手,逐步引导学生走上正轨。在接手新班的第一个月里,他每天清晨起床铃一响,就早早赶到学生宿舍,一间间寝室提醒学生起床,随后在操场上静静等待学生集合,陪着学生一起跑步,还带头喊口号。在他日复一日的坚持与引导下,这个曾经让全校教师都摇头叹息的班级逐渐蜕变,成为全校集合最早、最快、最整齐的模范班级。晚自习后,他又走进学生寝室,与学生一起聊天、整理内务,直到熄灯后学生安静入睡才回家。因为这份陪伴,年龄与学生相差仅6岁的他,成了学生口中亲切的“健哥”。师生间的距离,在一次次相处中被无限拉近,许多矛盾与棘手的问题,也在一次次闲聊中悄然化解。
“要想彻底改变班级的风貌,仅靠陪伴远远不够,还需要找到班上的‘关键人物’,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痹诰欢问奔湎钢氯胛⒌墓鄄煊虢哟ズ螅平》⑾职嗌嫌辛矫坝判?、上进心和责任感极强的学生。他果断任命这两名同学为班长和学习委员,树立正面导向榜样。他同时将目光投向班上调皮的3名学生。这3人分别在体育、美术和音乐方面拥有特长。他根据学生特点,分别任命他们为体育委员、纪律委员和文娱委员。这一充满智慧的安排,让3个“小刺头”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开始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他们的转变又带动了班上的其他同学,班级班风明显改善。
“我们要给孩子正面的引导,用放大镜来寻找孩子的优点?!泵刻欤灰豢?,他便会走出办公室,从窗外观察学生们的一举一动,将他们的进步与每一个闪光点都详细地记录下来。下午放学前,他会对当天的情况进行点评。学生们无论是课堂上一次积极的发言,还是课间主动捡起地上垃圾的小小善举,他都会给予充分肯定与表扬。在他的激励下,班级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他还将活动育人的理念融入班级管理。每一次班会课,他都会精心挑选一个富有启发性的主题,如“良好生活习惯从小事做起”“差距是怎么产生的?”等,引导学生们展开热烈的讨论。学生们在讨论中逐渐明晰是非对错,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他还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校运会、校园文艺节及各类比赛活动。他们班在校运会上独占鳌头,在文艺节表演的节目《眉飞色舞》和《双簧》成为学校经典。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也促使学生们在学习上更加努力。
2014年,高三学生小琳心中充满迷茫。她从小父母离异,跟随外婆生活长大。那一年,她父亲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母亲又忙于新家庭,无暇搭理她,各方压力让她几乎崩溃?;平〔炀醯剿睦Ь常鞫宜富?,语重心长地分析道:“你的文化课成绩冲本科有些吃力,但你从小画画不错,也一直没有丢掉这门特长,可以试试走艺考的路线?!崩鲜Φ慕ㄒ槿盟吹搅诵碌南M?。然而,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她并未将此事告知家人。见她迟迟没有行动,黄健焦急万分,多次与她深入交谈,并与她的家人取得联系。她终于踏入画室,开始系统学习,备战艺术联考和高考。后来,她顺利通过联考,高考也超常发挥。当她看到录取通知书上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时,心中满是激动和对黄老师的感激。如今的她已成为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的品牌宣传负责人,在长沙购置了车子和房子,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她至今仍与黄健保持着联系。她说:“老师低调、谦逊,从未自诩是我的‘人生引路人’,可正是他当年的坚持,让迷茫的我找到了自己的路?!?/font>
特色教学 点燃学生英语学习热情
“让学生先爱上教师,再爱上英语”是黄健英语教学理念的核心。他总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课堂变得妙趣横生,总是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1999年8月,黄健被分配到湘潭县乌石镇景泉中学。初入这所偏远学校,他便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这里的初一学生英语基础几乎为零,学生们也没有学英语的兴趣。他思索再三,传统照本宣科教学模式显然难以改变学生们英语学习现状,必须让学生们先接受英语。他自掏腰包,精心挑选并购买了一批经典英文歌曲磁带,每周教学生一首英文歌曲。学生们在悠扬动听的旋律中,轻声哼唱,感受着英语之美。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对英语的陌生感与恐惧感渐渐消散,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多年以后,那些学生依旧能哼唱《My heart will go on》《Country road》等英文歌曲。他们对这段美好时光充满怀念。
黄健还将自己在大学时期所学的“三最法”融入教学之中。在每一次讲授新的单词、句子时,他都会带领学生们用最大声、最快速、最清晰的发音进行朗读?!岸杂诨”∪醯难此?,大声朗读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语感,还能帮助他们克服内心的胆怯?!彼棺橹欠肿楸热?,让他们在竞争中快速掌握新的英语知识。在他的带领下,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彻底点燃,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渐浓厚。许多学生对当年的“疯狂朗读”仍记忆犹新,那段时光不仅让他们学到了知识,还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2005年,黄健中途接手湘潭凤凰中学高二年级两个班的教学工作。这两个班学生的基础远远高于他之前所教的农村学生,这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如果说,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想要给他们一碗水,老师需要一桶水的储量。那么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想要给他们一碗水,老师就需要一缸水的储量。”黄健深知,要想在这个新的岗位上站稳脚跟,赢得学生们的认可,就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有件事让黄健记忆深刻。一天课后,两名英语成绩好的学生,拿着教辅资料上的题向他请教。他们指着书上用红字更正的题目问:“黄老师,请问为什么要选这个答案而不选其他答案呢?”他接过资料,仔细地看了看题目和答案,发现学生第一次选的答案是正确的,而修改后的答案反而是错误的。他微微一愣,瞬间明白了学生的意图。学生应该是想考考自己,看自己是否够格担任他们的英语教师。他不露声色地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同学,可能你把答案看错了一排,你原来的答案是正确的。”两名学生听了后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他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认真细致地对题目进行深入讲解,从语法知识到解题思路,他一一剖析,让学生真正理解整道题的来龙去脉。两名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一次小小的“较量”,也为他后面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在之后的教学中,他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教学方法,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尊重,所教班级的英语成绩也不断提升。
深耕教研 解锁英语教学新密码
“为什么一定要有连词衔接两个句子?”“为什么一定要有时态、语态和数的变化?”“为什么有了谓语动词还要多出一个非谓语动词?”这些问题常常让学生们感到困惑,也成为黄健在教学中遇到的一大难题。
2010年,黄健在给高三年级学生做总复习时,这些问题再次被学生们频繁提及。尽管他绞尽脑汁,用各种方法讲解,从各种例句到形象的比喻,从语法分析到实际语境的运用,但效果并不理想,一些学生仍然一知半解。这时,已经有着十余年英语教学经验的他,突然想到了英语翻译中“形合”的概念。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萌生——将“形合”引入到英语教学中,或许能为学生们打开一扇理解英语语法的新窗户。
所谓“形合”是指采用句法手段或词汇手段来实现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他首先尝试用“形合”来解析英语句式中的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课堂上,他用自己的语言,向学生们阐述“形合”的原理,并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没想到,这一尝试竟然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学生们在他的讲解下,一下子就分清了两者的区别。
这一次成功的尝试,点燃了黄健深入研究“形合”的热情,课堂成了他实践的舞台。他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表情、提问和回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课后,他认真反思总结,将课堂上的得失一一记录下来,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改与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到了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为了给学生呈现更精准、更深入的讲解,他购买了一系列与“形合”相关的书籍,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认真学习钻研。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的学习心得与感悟,整整4本笔记本见证了他的努力与付出。
随着研究的深入,黄健在“形合”教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撰写的与“形合”教学相关的论文在各类论文评选中脱颖而出。一篇获国家级一等奖、一篇获国家级二等奖、两篇获省级一等奖、三篇获省级二等奖。2022年,他申报的课题《新课标核心素养背景下以英语形合为基础的语言能力教学实践研究》成功获批为省级重点课题,这为他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深入探索的机会。他带领着课题团队,深入研究,不断实践,将“形合”理论与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相结合,努力探索英语教学新路径。
去年11月,在湘潭市的高三英语教学研讨课上,黄健以《基于英语形合的完形填空解题指导》为题,为全市的英语教师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翁蒙?,他将“形合”理论巧妙地应用到英语解题中。他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在场教师们对“形合”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堂课获得了教师们的一致好评??魏?,他毫无保留地将精心制作的课件分享给了英语教师们,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成为大家共同进步的阶梯。
听课的教师中有一人是他曾经的学生。这名教师用微信给他留言:“我初次接触‘形合’就是在您的课堂上,现在又听了一遍,仍然受益匪浅。我用您的方法教学生,效果好极了!”看到留言,黄健心中满是欣喜,自己的努力不仅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还为教育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力量。
以身作则 引领学校管理革新
从普通教师到教务副主任、到年级组副组长、到教务主任、再到副校长,黄健的教育角色在不断转变,但他对教育事业的初心从未改变。
他始终坚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每一次教案的撰写,他都精益求精;每一堂课的准备,他都全力以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教师们,教学常规不仅是一项任务,还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学校教学常规评比中,他连续十年荣获先进个人称号。他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业务考试,与年轻教师们同台竞技,展现出了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取得两次第一、一次第二的优异成绩。他的参与,不仅为年轻教师们树立了榜样,更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竞争的教学氛围。
担任副校长后,他肩负着教育教学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重任,但他依然坚守在高三教学一线?!爸挥猩钊虢萄导?,才能更好地了解教学实际情况,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彼敫呷淌γ且黄鸨缚?,分享教学经验和见解,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备课过程中,他鼓励教师们积极创新,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他还经常走进课堂,听取教师们的授课,给予教师专业的评价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他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和激励着教师们在教学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为推动学校的长远发展,他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以制度规范管理,指引教师们前进的方向。他主导制定了《湘机中学作业管理实施方案》《湘机中学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比方案》《湘机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湘机中学教学质量增量评价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方案,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此外,他全力推动学校走精品特色化办学之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成功申报市级“英语特色学?!薄耙帐跆厣!薄袄费Э苹亍薄懊朗趺ぷ魇一匦!钡龋5姆⒄棺⑷肓诵禄盍?。
新课程标准颁布后,他组织教研员与教师深入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创新构建了既契合课程标准要求,又彰显本校特色的湘机中学课程开设方案。他的这一创新举措在市教学管理干部培训上作为成功经验进行推介。学校也于2021年成功申报省、市级“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示范校”。
今年春季开学以来,高中生实行“双休”政策备受关注。他先后组织召开了全校学生会议、家长会议、教研员会议、教师代表会议等,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定了《湘机中学“双减、双休”背景下家庭教育指导指南》,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引导家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制定了《湘机中学“双减”“双休”背景下学生自我修养提升指南》,帮助学生合理规划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他还多次向师生家长宣讲“双减”“双休”政策的核心价值与深远意义,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双休日时光,去实践、去运动,在实际操作和锻炼中磨砺自己,成为既能动手、又会思考、更能创造的优秀人才。
为了将“双减”“双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在他的主导下,学校在教学管理、课程设置、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致力于打造“三阶德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实施课堂重构,推动教学模式从“知识传授”向“素养生成”转变;推行三级作业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实行周末“无纸化作业”计划,把时间真正还给学生;打破校内闭环,实现全域协同,开发周末“双空间”,建设家校社资源库;摒弃“分数导向”,朝着“五育”并举转变,重新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成长手册和教师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