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渠修好后,村民乐开了花:在灌溉好稻田的同时,蔬菜也长势喜人。(全媒体记者 李新辉 摄)
修山塘 砌水渠
团田村“小水源”建设热情高
冬阳暖暖,河道边尚未收割的晚稻驼弯了腰,岸边青翠的蔬菜,给初冬的田野增添了生气。
“要不是修好了这条竹山河,两旁的稻田今年肯定没有这么好的收成。”韶山杨林乡团田村76岁的村民刘估太介绍,以前的竹山河年久失修,河堤垮塌,淤泥堆积,河道狭窄,往年这个时候早就干枯了。
而今年到了小雪节气,竹山河依旧是满满的一渠清水。刘估太用一把长柄水瓢,就能轻轻松松地从河里舀水浇菜。
韶山是个缺水的城市,因此发挥水库、山塘、河道的蓄水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团田村地处韶山市杨林乡北部,与湘乡市金石镇相邻,由原团田村、舒塘村合并而成。2014年评定为省定贫困村,2016年实现整体脱贫。
团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叶和武介绍,境内的舒塘水库是韶山市第二大水库,库容197万立方米,是辖区的主要灌溉水源。2020年,舒塘水库主干渠倒虹管维修完毕,困扰团田村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然而,水库下游的山塘和水渠“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存在。
去年冬,韶山市水利局局长赵祖坤到团田村实地调研水利基础设施项目,为村里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送来了“及时雨”。
竹山河是杨林河的源头,灌溉周边400多亩农田。今年春季,竹山河整治项目启动,先后投入资金80多万元,清淤疏浚,护砌河堤,将宽1米多的河道扩到2米,还修建了两个水坝,为农田灌溉和村民生活用水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病险山塘也是团田村水利项目的一个“短板”。2023年,团田村计划整修山塘10口,目前已修8口。
11月20日,一台挖机正在团田村大冲组的黑水塘开展清淤作业,54岁的村民王永喜上眉梢。
“舒塘水库的水通过倒虹管可以到黑水塘,下游40多亩水田全靠它,修好以后作用大呢!”黑水塘就在王永家的屋后,他期盼着山塘早日发挥效益。
修库如修仓,蓄水如蓄粮。农田水利,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未来。
团田村积极争取水利项目资金和筹工筹劳,打通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逐步改善了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兴修水利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群众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币逗臀浣樯?,今年冬季天气好,群众兴修水利热情高,村里其他“小水源”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全媒体记者 王希台)